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2023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3-12-15 14:12:12

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博物馆介绍

(一)博物馆概况

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华珍创办,是一个集藏羌民族文化艺术品创作、收藏展示、互动体验、文创产品研发、销售以及藏羌织绣非遗活态传承为一体,且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浓郁的民办博物馆,博物馆经四川省和成都市文化、民政部门的考察审批,于2012年8月正式成立。目前,博物馆主馆位于成都邛崃市邛窑遗址公园内,占地面积约1800平米,建筑面积约1100平米;分馆位于温江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内,建筑面积1600平米;博物馆在九寨沟县设立了约600平米的藏羌织绣陈列馆,在金牛区花照壁社区、锦江区牛沙路社区建有2个社区宣传站;在汶川、马尔康、红原县、康定等地建有多个非遗传习所,目前整体接待面积约5000平米。

博物馆收集各种古今织绣实物、古籍经典、服装配饰、各式佛像及手工艺术品等藏品共计1000余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其中的清代《天地吉祥》、《富贵牡丹》等文物藏品以及现代巨幅刺绣唐卡《释迦牟尼讲经说法》、《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五部文殊菩萨》以及各种材质的精美织绣工艺品极具收藏价值与艺术价值。

同时,博物馆创作的藏羌文化艺术品,获得了许多国际国内大奖,并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坦桑尼亚总统贾卡亚·基奎特、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等多国元首、博物馆收藏。

此外,博物馆还特别开展了与国际品牌、名人的合作,以现代方式演绎传统之美,让年轻人换一个角度看待传统藏羌文化,使其既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体现了现代的时尚。比如:环球影业、星巴克、欧莱雅、植村秀、五月天乐队、香港HairCorner、Kipling、香港百利珠宝等。

(二)人员配置:

博物馆专职人员8人,兼职人员15人,讲解员5人,志愿者30人,文创产品生产人员(均为博物馆培训过的农村妇女、社区妇女)400余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2名,市(州)级非遗传承人16名,高级技师12名,中级技师27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省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1名、设计类硕士研究生6名。

(三)机构设置情况:

机构设置为:馆长、副馆、办公讲解部、陈列保管部、文创研发销售部、后服保障部。

博物馆与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纺专、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创办了藏羌文化元素设计创意工作室、四川大学研究生实习基地等机构,设计制作的藏羌文化产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博物馆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建立了杨华珍大师工作室,主要覆盖产品艺术设计、文化市场经营管理等专业,并开设藏羌织绣专业课程。

(四)基本展陈及特色

展陈设5个重点区域和相关配套设施: 1、序言厅,2、藏羌民间手工艺历史厅,3、藏羌民间手工艺精品展示厅,4、当代藏羌民间手工艺的创新发展厅,5、藏羌民间手工艺现场体验区,6、相关配套设施(包括库房、休息区、卫生间、工作室等)

博物馆以牢牢把握抢救、保护、继承、弘扬、发展藏羌民族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为宗旨,始终坚持静态文物展示与活态传承展演相结合,博物馆展陈结合建筑美学和陈列美学展示藏羌民族文化,同时定期为公众带来文化氛围浓厚、接轨时尚的藏羌文化体验活动。

1、目睹

眼观展品:博物馆陈列了精美优秀的藏羌织绣艺术品和文创产品,可以近距离欣赏藏羌织绣非遗传承人制作的艺术品和跨界合作时尚产品,零距离感受藏羌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

2、耳闻

耳听讲座:博物馆定期开展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解藏羌织绣的活动,不定期邀约专家学者开展非遗文化的研讨交流会。

3、言传

交流心得:以“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都是生活的大师”为口号,传递“人人都是设计师”的理念,博物馆不定期举办藏羌沙龙。

4、手织

手做刺绣:博物馆定期开展藏羌织绣的学习体验和实操体验的活动,游客在专业的老师帮助下亲自动手制作绣品,感受传统民族特色工艺,唤起对传统民艺的崇敬。

(五)制度建设情况

博物馆制定了博物馆章程、博物馆工作制度、考核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博物馆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以及确定博物馆人员分工、年度工作计划等,为博物馆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决策机构

本年度共召开两次理事会,一次监事会。

 

 

二、2023年度博物馆免费开放情况

(一)公益性活动:

1、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美丽工坊文创精品展示”;

2、参加由四川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的“锦绣四川——蜀锦蜀绣精品展”

3、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参观交流活动;

4、三八节特别刺绣活动“建筑女工三八节学习非遗手艺”;

5、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展览,展示藏羌织绣技艺;

6、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六届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7、11月,参加“巴蜀文化艺术展”。

 

(二)学术讲座与教育活动:

1、举办2023年省残疾人羌绣培训班,为来自各市州的残疾人学员培训羌绣;

2、举办2023年邛崃市残疾人藏羌织绣技能培训班,为残疾人学员培训藏羌织绣;

3、开展藏织藏绣技能提高培训班,为黑水县妇女开展技能培训课程;

4、在四川艺术职业技能学校开设藏羌织绣必修课程,每周1、3、5为60余名学生授课;

5、举办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藏羌织绣体验活动;

6、参加非遗创新交流会,在会上交流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7、定期举办社区交流活动,到非遗宣传站参观学习。

8、端午、中秋在四川大学进行藏羌织绣体验的游园活动。

9、6-8月,在博物馆开展小学生藏羌织绣体验活动10次。

10、5月,参加在邛崃市第一中学行的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系列活动——“千年邛窑书传奇·非遗羌绣绘 ‘大运’”活动。

11、12月,馆长杨华珍为文旅部在宜宾筠连县举办2023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培训班授课。

 

(三)国内外活动情况

1、1月16日创维电视发布视频《集结五位艺术大师跨界联动 一场艺术与生活的深度对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华珍展示藏羌织绣针法。

2、2月9日,人民日报发布文章《让非遗资源活起来(履职故事)》,深度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华珍的非遗故事。

3、2月15日,赴陕西参加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

4、2月24日,华兴社区组织参观花照社区非遗宣传站。

5、2月27日,四川非遗发布文章《她的藏羌织绣,为何频频被国际大牌相中?》,介绍杨华珍如何通过生产走进生活,实现非遗与时尚结合。

6、3月6日,参加共青团成都市委新思想学习会分享会,分享藏羌织绣的传承与创新。

7、3月7日,掌上金牛公众号发布视频《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讲好非遗故事让藏羌刺绣代代相传》。

8、3月22日,参加2023年四川省高技能人才研修班。

9、3月24日,藏羌织绣国家级传承人杨华珍以“藏羌织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题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开展学术讲座。

10、4月4日,四川卫视播出《指尖上的芭蕾》,讲述杨华珍与藏羌织绣之间的情缘。

11、4月19日,赴香港参加2023香港国际授权展。

12、5月6日,成都非遗发布:五四-非遗青年特辑,《用设计和授权为羌绣赋能》。

13、5月6日,成都非遗发布《成都非遗 青春有我》,介绍成都市级羌绣非遗传承人冯旸。

14、5月8日,新华社发布《羌绣出山记》,以杨华珍为创作原型。

15、5月18日,参加2023数字文旅发展大会平行交流活动。

16、6月2日,参加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六届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17、7月26日,参加“中国成都·公园城市主题艺术展”。

18、9月6日,新华社发布视频《羌绣出山记》,讲述如何以小小绣花针,五彩的羌绣,让震后余生的汶川人改变命运,踏上国际舞台。

19、9月19日,杨华珍参加中国·郑州“微博文化之夜”。

20、10月12日,参加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现场展示藏羌织绣传统技艺和精美作品。

22、11月23-25日,参加2023第九届国际版权博览会。

21、11月23日,参加文物大会天邛非遗展。

22、12月,人民日报发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一针一线,绣出藏羌幸福画卷”

 

(四)年度开放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21日,我馆开放时间从早上9;00—下午5;00,全年开放天数达到336天。

 

(五)参观人数

根据计数器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1日,2023年参观人数186290,位于邛崃邛窑遗址公园的展厅达到14.3万人次,位于温江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分馆以及金牛区花照社区、邛崃市夹关镇的展厅未进行详细统计。

 

(六)人员培训情况

1、我馆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自评自查,组织开展内部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以及就如何提升业务水平;

2、我馆定期组织部分工作人员去往其他相关非遗博物馆进行管理、陈列等项目的参观和交流心得;

 

)年度工作特色

1完善展陈设施

我馆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馆内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工作;定期对馆内藏品进行整理归类,详细了解藏品收藏情况;及时更新、添加必要的藏品保护、藏品收藏设备;建立健全的藏品消毒、修复、展览展示等设施。

2.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博物馆与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纺专、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培养及引进的方式吸纳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市场经营管理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同时,定期开展内部人员培训,以提升整体人员的专业素质,为更好的开展藏羌织绣的科普工作奠定基础。

3.丰富科普内容

2023年期间,博物馆四川,开展对非遗项目的史料、工具、材料的搜集、挖掘、整理、加工、保护等工作,再以数据库和博物馆为载体对实物进行科学、妥善的保存与展示,可以为非遗项目的现代运用和开发研究提供基础素材,同时也能丰富我馆的科普内容。

4.拓展宣教范围

增加博物馆展示窗口的覆盖点位,逐步形成以成都为中心,覆盖整个川西地区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为游客提供艺术品鉴赏、传统工艺体验、民族特色餐饮、藏羌文化主题民宿等服务。

5、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丰富博物馆授权产品

2023年期间,博物馆与环球影业,香港赛马会、机械手表品牌艾柏斯等品牌开展了版权授权合作,将藏羌文化元素融入了手表、文创产品等各类产品的设计中,为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传统藏羌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力量,后期博物馆还将继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丰富博物馆授权产品。

6、加强非遗技艺传承

成都、邛崃、温江等地开展藏羌织绣培训班,通过培训课程,提升当地妇女织绣技艺,帮助她们把藏羌织绣工艺变成居家就业、创业的技能。

7、提升文创产品设计水平

我馆邀请香港设计师团队与博物馆设计师进行合作设计,创造出文化元素和潮流元素融合的作品,邀请艺术家、设计师和在校学生共同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研发创新出新的纹样,为藏羌织绣增添新的活力。此外,博物馆通过开展培训课程,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的情况下,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助力。2023年期间开发文创产品30余件,投入市场15余件。

8、 2023年获得荣誉

1、杨华珍被评为“微博文化之夜”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杨华珍被评为2022年度助残新闻人物。

3、“十二月花”系列文创获天府名品称号。

4、博物馆被授予“非遗分会秘书长单位”。

5、作品《五十六朵被评为2023年金牛旅游名品”。

三、202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

 本年度收入共计1176065.06元,其中政府补助收入:69.56万元(包括免费开放:19.26万元,文产项目资金:50.3万元),服务收入:480465.06元。本年度支出共计:400845.87元,其中项目支出:200000元(2023年的项目支出大部在2022年支出),日常运营费:200845.87元。


                                                                                                                         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

                                                                                                                                             2023年12月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